您好,欢迎来三月加盟网!

叶菁让自己承担了很大责任

来源:说书人2020-08-20 11:49:05 阅读:1664

简介:时值改革开放,外资企业纷纷以“三来一补”为主要形式到东莞投资建厂。 叶菁的工厂具有相当基础,立即成为外资青睐的合作对象。...

时值改革开放,外资企业纷纷以“三来一补”为主要形式到东莞投资建厂。 叶菁的工厂具有相当基础,立即成为外资青睐的合作对象。从1981年起,叶菁先后与数家港商合作,从事来料加工贸易,生产加工塑胶、五金、电子等产品。几年后,因东莞经济发展带来电力不足等问题,叶菁率先推出自主开发研制的调、稳压器产品,走俏市场。凭借这款产品,叶菁得以积累第一桶金。

叶菁让自己承担了很大责任

1983年,随着企业改制,叶菁的街道办小厂变身为东莞利士集团(东莞智通实业有限公司前身,以下简称智通实业),叶菁出任董事长。这是东莞第一家集团公司,也是东莞较早引入外资的企业。利士集团借船出海,先后与多家大型生产与流通领域的外企、国企合作,生产销售PC机主板、电唱机、现代五金电子制品等当时的热销商品。鼎盛时期,利士集团一共拥有13家工厂,业务范围涵盖工业地产、建筑设备制造等。

叶菁让自己承担了很大责任

企业做大后,人才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。叶菁求贤若渴,开始通过各种渠道在社会上广揽人才。他深知,一个群贤毕至的企业才有活力、有后劲。他同时也了解,青年学子们离开校园恃才而飞,总是择良木而栖,期待到合适的企业及岗位历练和发展。他将世态人心琢磨得挺透,招人很有一套。

叶菁让自己承担了很大责任

与叶菁合作的港资企业见叶菁有办法招到人才(当时主要是工程师、技术员),便委托他帮忙。叶菁知道这些港资企业的苦衷,他们不在体制内,没有现成的用人渠道,但对人才又有很大需求。再者,大多外资及中外合资合作企业都希望尽快解决人才本土化问题,毕竟在内地聘请工程师比从外面带进来的工程师成本低很多。叶菁受人之托,凭借自己地头熟的优势,自1986年开始帮助港资企业寻找内地人才。这些工作当然是义务的、免费的,一来可以促进合作,二来为企业寻找人才,他乐此不疲。

可是,问题来了。工程师们很珍惜自己的干部身份,一般不愿挪动,尤其不愿到外企工作。他们在国企干得好好的,工资、福利待遇、技术职称的提升都有正常轨道,家属上班、小孩上学也都就近就便,到了外企,这一切都没了,连档案、工龄、社保等也没了,认为很不划算。

这边急着用人,那边人才不愿“屈就”。一筹莫展之际,叶菁想出了办法:把人才调到他自己的公司里来,保留其身份、档案等,该买社保就买社保,该提升职称就助其申报,家属小孩就业就学都帮助解决好,然后把人才派到外企去工作。这个办法是被逼出来的,叶菁让自己承担了很大责任。当时,许多本土企业都不愿意揽这个事儿,将其当作负担、累赘。

我对感兴趣,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
获取验证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