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来三月加盟网!

他们把自己的事业扎根在东莞

来源:说书人2020-08-24 10:05:39 阅读:656

简介:没有订单就没有工开,没有工开就没有工资发。厂里原有30多名员工,走得还剩下20个人了。一个不开工的工厂,不仅日常生活没了着落...

没有订单就没有工开,没有工开就没有工资发。厂里原有30多名员工,走得还剩下20个人了。一个不开工的工厂,不仅日常生活没了着落,一切都没了着落。员工固定在厂旁一个小食店就餐,结果欠了小食店六个月的菜钱,员工每天吃饭都是赊账来的,幸亏此前结下人脉,否则很难赊账这么多、这么久。

他们把自己的事业扎根在东莞

工厂面临两大瓶颈,一是没有订单,二是存货滞销。当时车间里堆了很多货,没有销路,一直积压在那里挤占资金。曾凌灿夫妇和其他三个股东分工,一个去找订单,其他人去深圳市场内摆地摊把货卖掉。曾凌灿的妻子周祥菊非常理解丈夫的苦衷,她当时已怀有身孕,却揽下了推销产品的重活儿,每天拉货到市场内摆地摊,下午四五点去,晚上11点回来,就这样坚持着,直至把仓库积压的货全都卖完了。在那段艰难时刻,虽说夫妻俩都吃了大大的苦头,但在配合上却是天衣无缝。周围的人们不由感叹:这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啊!

他们把自己的事业扎根在东莞

老板和股东、员工一起拼命干,终令工厂起死回生。经过1995、1996两年的沉淀、摸索,厂里的生意在1997年渐渐有了起色。做贴牌位居产业链下游,赚取微薄的加工费,自然靠走量盈利。这就带来一个特点:订单就是命脉,订单就是一切。有订单时天天加班,把人累个半死!没订单时天天游逛,把人闲得发慌。为了赶订单(往往限期交货),曾凌灿、周祥菊夫妇和股东们经常和员工一起加班,没日没夜地在车间里忙碌,尤其熬夜,成了家常便饭。周祥菊至今记忆犹新的是,有时连续加班三天三夜,她劳累过度吃不下饭,就把辣椒酱放在车间里,就着开水下饭吃,为的是有力气接着干活。像这样的情况每个月都能遇到一两次。让她感到欣慰的是,肚子里的孩子虽一路跟着她吃苦,却发育良好,长得聪明伶俐、健康帅气,这可真是上天眷顾啊!

他们把自己的事业扎根在东莞

恰在这时,曾凌灿原先打过工的艺博公司由于种种原因倒闭了,艺博的客户便转而找到曾凌灿,把订单给他做。这样一来,工厂立马彻底复苏了!随着订单增多,顺琦的员工迅速增加到近200人。产品品种也多了,过去做礼品包,这时开始做时款包了。

1999年春节过后,有一张10万元的订单因质量不达标,需要全部返工,导致巨大损失。这对公司来说是从未出现过的情况,什么原因呢?股东心不齐。其中一个主管工厂管理的股东自己另有想法做生意,就忽视了一些工厂的管理;另一个主管后勤的股东对工作也摇摆不定。这一切使企业雪上加霜。曾凌灿回顾,自己当时不懂得有效沟通,不擅长做人的思想工作,股东间、同事间很少有思想交流,这就导致了各干各的,相互间积怨甚多,工厂管理问题一大堆。

曾凌灿苦恼了很长时间。他认为,既然股东间的离心离德已成既定事实,合作难以为继,那就长痛不如短痛,索性把工厂卖掉,使这种合作关系自然解体,大家各奔前程,也算好聚好散。做出这种选择,迫于无奈,却是曾凌灿经慎重考虑后,以壮士断腕的勇气,所做出的最为明智的选择。

为了卖工厂的事,周祥菊躲在车间里哭了一夜。她赞成老公曾凌灿的选择,既然人心散了,再做下去也没多大意思了,散伙是没办法的办法。只是,她舍不得熟悉的工厂和车间,这里留下了多少辛勤汗水!这里承载了多少奋斗足迹!他们夫妻二人所经历的千辛万苦齐齐涌上心头,让她怎能不伤感!办起一间厂,多么不容易啊!厂子曾经那样红火,最高峰时员工达到200多人。对曾凌灿来说,1999年是个转折的年份,这一年留下了太多的痛苦,也预示着后来的欢乐。正是这一年,他和妻子告别了深圳,继而转战东莞,从此,他们把自己的事业扎根在东莞。

我对感兴趣,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
获取验证码